我们办了一场“相亲角”,结果对面全是MOSS…
现代育种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手段使作物的优良基因实现优化重组。而杂交育种和制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的方式,让不同品种的作物“结亲”,重组优异性状,它们的后代往往会更强壮、更高产,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但这个过程一点也不轻松。
现代育种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手段使作物的优良基因实现优化重组。而杂交育种和制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的方式,让不同品种的作物“结亲”,重组优异性状,它们的后代往往会更强壮、更高产,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但这个过程一点也不轻松。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团队研制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的相关论文在世界知名期刊发表。这台机器人将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有望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他马上在这株水稻上作了标记,每天都来观察它生长的情况,并作好记录。收割时,他又细心地把稻株上结的170多粒壮谷收集起来,准备作为良种培育。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
以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为遗传基础的三系杂交水稻,因不育系改良周期长使得品种迭代较慢,限制了三系杂交稻的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工程育种技术(CEBT),构建含有育性恢复基因模块Double Rf4-Rf20、分选标记基因DsRed2和